德阳全市减灾救灾概况

2019-04-10 10:08:0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宋开文

德阳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现辖旌阳、罗江、广汉、什邡、绵竹、中江六县(市、区),另有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幅员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人口400万,地形地貌落差大,地质构造复杂,气候复杂多变,干旱、风雹、洪涝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也是全省自然灾害发生严重的地区之一。

2011年8月,德阳市减灾中心正式成立,担负着全市减灾救灾的信息管理、技术开发、应用服务、宣传培训、物资储备、对外交流和市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日常工作等工作。市减灾中心在德阳市应急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责任、奋进、同心、发展”的工作理念,始终保持专注发展战略定力,从干实事、下实功、求实效出发,步步走稳走实,一切从实战出发,以建成“实干中心、智慧中心、高效中心、服务中心”为发展目标,全面加强防灾减灾体系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6年,德阳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救灾物资的日常管理和调拨能力。目前市本级储备有棉衣裤、毛巾被、帐篷等救灾物资30余类,价值1300余万元。对日常生活类食品、饮用水等不宜长期保存的物资,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与大型超市签订协议。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目前,德阳已经构建起防灾减灾救灾“三大体系”“三大机制”“三大能力”的“三位一体”的大格局,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聚焦长效机制,防灾减灾救灾“三大体系”取得新进展

高位推动,健全制度体系。德阳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体系,出台《德阳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明确部门职责,细化部门分工。完善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救灾预警、应急响应、灾害评估等机制,并适时组织演练,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灾害应急救助机制;

高效推进,健全指挥体系。全力推进、做实各级减灾委工作平台,使减灾委真正成为了协调统领涉灾各部门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挥机构。形成了市、县、乡、村的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协调体系,构建了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军地联动、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为应对自然灾害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高点规划,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德阳市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全力推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已建立起了以市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为中心、各县(市、区)救灾物资储备库为骨干、重点乡镇(村)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

聚焦高效协同,防灾减灾救灾“三大机制”实现新突破

强化快速,完善横纵联动机制。市县两级已经形成了民政、国土、水务、气象、防震减灾等涉灾部门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灾情会商机制以及防灾减灾救灾任务分担机制。在信息互通方面,加强与涉灾部门的沟通联系,主动与气象等部门签订防灾减灾救灾合作框架协议,保证灾情信息的互通共享、优势互补,实现灾情信息触角的延伸覆盖,极大地提高了灾害救助的实效性。在灾情会商方面,及时与气象、地震、农业、水务等部门建立灾情会商机制,组织专家定期对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判,提高了灾害救助的前瞻性。在部门协作方面,修订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各部门按照应急响应等级,认真履职本部门职责,在预案、资金、人员、装备、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联动,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形成合力救灾、攻坚克难的局面,提高了灾害救助的针对性;

强化运转,完善上下策应机制。按照各级自然灾害救助预案的要求,建立了“省-市-县-乡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响应等级和启动条件相互衔接、逐级启动”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机制。民政、国土、水务、气象、防震减灾等涉灾部门在灾害面前坚持“一盘棋”,坚持按预案分工做到系统内上下策应,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过程中,灾情管理、救援救助、恢复重建各个环节中步调一致,多次成功应对了市本级应急响应。近年来,全市共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10起,受灾人口412.59万人,因灾死亡失踪1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5.93亿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1.12亿元。为应对灾情,我市启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Ⅳ级应急响应1次。其间共派出60批次工作组深入灾区查灾核灾救灾,争取中央、省级救灾补助资金2.904亿元,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万人次,救助受灾群众106.24万人次,帮助受灾群众恢复重建住房4687户14471间,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强化合力,完善宣传教育协同机制。无论是防灾还是应急,关键要有必要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在防灾和应急方案中体现得越充分,灾害损失才能越小。从2009年至今,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并且每年都设立不同的主题。十年来,德阳市各级减灾委,市级减灾委成员单位围绕主题,条块结合、形成合力,协同联动、相互补台,扎实深入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参与度、互动性,贴民生、接地气”的原则,积极举办各类防灾减灾救灾演练和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德阳市投入经费60余万元,各主要新闻媒体关于防灾减灾救灾方面的宣传报道多达200余篇(次);举办现场宣传教育社区活动400场次、大型广场活动60场次;播放公益宣传片10万余次;悬挂各类横幅标语300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万余份;制作防灾减灾救灾知识专题展板2000多个;举办知识讲座300多场次;开展演练活动400多场次,真正做到了电视里有影、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文,掀起了全民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热潮。

聚焦应急保障,防灾减灾救灾“三大能力”得到新提升

做实基础,提升应急支撑能力。全面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人才战略,防灾减灾救灾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已经建成以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救灾队伍。部队、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防专业队伍和基层灾害信息员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发挥骨干作用。德阳市减灾委成立专家组,为全市防灾减灾救灾提供决策咨询服务。涉灾部门专业技术队伍进一步强化,涉灾各部门针对各自职责,建立了专业应急处置队伍;全市社区(村)普遍建立了“灾害信息员、灾害信息监测、应急抢险救援”三支队伍,坚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心下移、措施前置。近年来,德阳市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中,着力在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提标扩面,整合资源,形成了“一二三四”创建模式。截至目前,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6个,有效地提升了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平灾结合、属地管理”的方针,本着“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加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综合保障能力”的总体目标,利用学校、影院、体育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等公共场所和单位,优化配置避灾安置场所资源,确保避灾场所安全、有效运转。目前,共有应急避难场所66个,可紧急安置约70万人避险,形成市、县、乡、村四级避难场所体系,基本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受灾群众转移安置需要,避灾安置场所均设有统一的明显标志牌和指示牌,夯实了基础支撑能力;

做实平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经常性、针对性演练活动,提升涉灾部门的应急实战能力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预警监测能力有效提升。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及农业生物灾害等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不断完善,预警预报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建成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互联互通。2016年实现远程3G单兵图像传输,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完成了一期、二期水文监测系统的建设。建立了市、县、乡、村、社(组)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基层监测员队伍,建成市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平台。德阳市5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的主要观测要素已经全部实现自动化。建成了以雷达、卫星、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的精细化预报业务,重点开展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短时临近预报订正和跟踪服务,完成了“精细化预报平台”等一系列业务系统的开发和运用,进一步提升了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24小时晴雨平均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建立了完整的省、市、县三级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的气象预警服务业务体系;

做实项目,提升应急保障能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灾害防御能力得到加强。防汛抗旱、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交通道路灾害防治、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等多项重大工程不断增加,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6765万元,实施分散农户避让搬迁安置1933户,有效保障了危险区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实施重点山洪沟治理2条,新建堤防长度20.8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29.4公里,整治病害水库8座、水闸1座。德阳市坚持从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角度出台了《德阳市“十三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规划》提出,进一步健全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降低灾害风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编辑推荐